徽县伏家镇:又是一年丰收季,党建引领产业兴

陇南 更新于:2025-08-27 13:13
  • ghl
    今年,徽县伏家镇全面落实全县“1445”基层党建工作思路,聚焦“四联赋能”,结合徽县2024年度党委(党组)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问题整改,有力解决了伏家镇西片7个村村级产业发展不平衡、独立发展能力弱等问题,走出了一条“找资源、整优势、引技术、扩销路、促增收”的新路子,实现了全镇特色产业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、从“一枝独放”到“百花争艳”。

    (发展中的伏家镇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)

    党建联建搭桥梁 特色种植拓新路

    虽然烈日炎炎,但伏家镇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辣椒制种大棚里,五十余名周边务工群众撸起袖子边摘边装,干得热火朝天。伏家镇气候温润、土地肥沃,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辣椒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近年来,伏家镇盘活闲置土地,以山庄村为中心,延伸覆盖索罗、西沟、李庄、郭庄、西厢、李尧、竹林等7个西片行政村,组建党建联盟,探索形成“党建联盟+农业产业园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进一步强化对片区内土地、项目、资金、人才等资源要素“统”的功能,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配置、党员群众向产业链条有效聚集,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向集约高效方向迈进。通过这一模式,有效破解了产业链村之间土地流转难、联动难、同步难、配套难等问题,推动链上合作社、农户抱团发展、协同作战,建成了种植面积达300亩的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、1500余亩的集中连片特色产业种植基地,着力推动订单辣椒、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种植、精细化管理、科学化发展迈进。

    (在伏家镇山庄农业产业园务工的周边群众)

    民事直说破瓶颈 真抓实干解难题

    “土地分散,形不成规模”“设施不完善,销售运输成问题”“技术不成熟,产量提不上去”……在伏家镇山庄村陇南民事直说“固定说事日”活动上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种植大户和群众代表畅所欲言,道出了近年来发展蔬菜制种、订单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遇到的瓶颈。伏家镇紧盯此类发展瓶颈,通过陇南民事直说“1234”工作法议事机制把脉问诊,制定了“党建联盟引领+制种企业技术指导+党员带头发展”的“三步走”举措。通过各方努力,在李庄、西沟等村集中流转土地1500多亩,分散流转800多亩,引进金种子农业、东昉生态农业等2家农业龙头企业,建成了500余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。

    (利用民事直说解决产业发展难题)

    务工增收家门口党建引领产业兴

    “出门几步路就可以上班,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。”熟练制种工山大哥是伏家镇山庄村村民,每到产业园农忙时,他都会和邻居来产业园务工。在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像王兰花这样的灵活务工人员有100多人,仅务工每人每年就有近2万元的收入。为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,伏家镇依托陇南金种子农业公司、东昉生态农业公司、瑞丰农业公司等进驻园区的8家企业,通过采取“联席会议共商、主题党日轮值、重大项目共推”等措施,促进党建联盟“公转带自转、自转促公转”协调运行,共同破解山庄产业园重点难点问题,合力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。截止8月份,该园区已建成固定资产8330万元,累计为周边群众提供工作岗位400余个,发放务工报酬360余万元,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10名,带动75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。

    (成熟的制种彩椒)

    (作业中的种皮分离机)

    下一步,伏家镇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切实发挥好产业党建联盟作用,以联盟为平台,强化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利用,破解产业发展难题,带领群众增收致富,形成全镇特色产业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机制,真正做到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把力量凝聚在发展链上、把群众引领在致富链上。



    来源:陇南徽县伏家镇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